时间:2023-01-12 21:52:49 | 浏览:38
传说在黄帝的时候就有一个“周部落”,皇帝有两位大臣周书和周昌,据说他们的后代就是周姓的来源之一。
大多数人认同“周姓”的来源出自于“姬姓”。“帝喾”之子“后稷”被尧封于邰地。他本名:“姬弃”,成年后善种谷物、稼穑,教民耕种,尧封他为:“农师”,掌管农业的官职。
后稷遗孙“姬亶”周太公为避狄族率族人迁到陕西岐山山下周原,此部落后被称人们为“周族”。姬亶之孙为周文王姬昌,文王子孙后有以国为姓的,周姓者普遍都尊奉“后稷”为周姓始祖。
周姓最初发源于陕西地区,周初时期大量分封诸侯国,将“周”姓广布到了黄河下游,由西向东迁徙,逐渐形成了陕西、河南两大中心。
秦末时期,周姓随着战乱迁徙至了江苏北部,并逐渐成为望族,后来,随着几次大战,河南、山西一带的周姓大量南迁至福建、浙江、广东等地。明初时期,朱元璋血洗湖南,大量周氏从江西迁入湖南。时至今日,周姓虽遍布全国,而湖南周姓人口最为众多。
另外也有很多改姓“周”的,唐朝,唐玄宗李隆基时期。“姬”姓人为了避李隆基的讳,改姓“周”。元朝时也有许多姓“苏”的人改为“周”姓。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改为汉姓“周”的,周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,最著名的堂号有两个,一个是“细柳堂”,一个是“爱莲堂”。